期刊文献+

数字人文视域下宿迁运河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运河宿迁段在其近千年的变迁和发展历程中,不但用于运输漕粮、商货,而且还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崛起、商业的繁荣与文化的交流,更是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非物质运河文化景观。先人遗留下来的这些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面临着衰败或流失的威胁。而今,数字化技术日渐成熟,为运河文化景观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技术层面的选择。因此,通过综合运用音频、视频、动画、文字、媒体等全方位记录、保存、展示宿迁大运河水利工程、重要文物、历史故事、民间技艺、传统戏剧等文化景观,再现其鲜活的形态,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遗产。
作者 付春明
机构地区 宿迁学院中文系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12期75-77,共3页
基金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2021年研究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宿迁运河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研究”(项目编号:dyhsq202108)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

  •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网,发布时间:2006年9月11日.
  • 2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是最好的保护》,《光明日报》2011年10月7日.

共引文献422

同被引文献4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