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是个新兴的高教研究议题,通常认为这类大学生实现了学历的突破,具备了向上流动的初步条件,但他们又在大学里属于弱势群体,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的困境。在上几代人都拥有了大众高等教育的美国,仅存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相对劣势更加凸显。学生调查是美国高教研究的重点领域,有大量研究依托大数据统计预测学业成就,发现存在各式各样的优势或弱势群体,揭示教育场域中的结构性不平等。其中首先被关注到的是性别、种族、经济条件、生活地域等直观的个人背景变量。随着相关成果的饱和,将父母都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或未获得高教学历的大学生界定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这类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沿。比起父母拥有高学历的同学,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意味着文化资本亏缺,是大学里的少数,他们还承担着阶层跃升的压力,较不容易取得成功。如果他们终究不能借助大学教育克服出身不利,对个人而言无法实现人生抱负,对社会和教育体制而言,会使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落空。在这个意义上,研究中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有着共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共1页
Fudan Education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