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心中的好老师——冯天瑜先生指导我学习思考的点滴回忆 被引量:1

Good Teacher in My Heart—Memory of Mr.Feng Tianyu Teach Me How to Stud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传统话语语境中,“老师”(或称“师父”)是一个内涵丰富、崇高而神圣的字眼,具有极强的社会生活意义和文化学意义。没有人能够生而知之,也没有人能够无师自通,都需要老师指导、教诲和训练,得到人格提升和技能提高。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论述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作者 张艳国 Zhang Yanguo
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第4期120-124,共5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5

  • 1罗荣渠.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J].历史研究,1989(1):3-20. 被引量:43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 3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J].新青年,.
  • 4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J].新青年,.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4页.
  • 6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大弊病》[J].独立评论,1935,(153).
  • 7,39,40.《李大钊文集》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376、711页.
  • 8戴季陶.《从经济上观察中国的乱源》[J].建设,1919.
  • 9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J].新青年,1920,8:3-3.
  • 10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J].新潮,1939.

共引文献2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