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肠梗阻部位及病因诊断的检出率和精准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单一X线检查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CT联合MRI的检查方式。比较两组不同的检查方式对肠梗阻的检出率,肠梗阻部位及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检查两组肠梗阻病因如下:粘连性肠梗阻41例,肿瘤所致肠梗阻24例,腹外疝致肠梗阻7例,肠扭转9例,肠套叠3例,急性腹膜炎性肠梗阻2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其中实际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的为18例。通过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梗阻检出率为100.00%,略高于对照组的95.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梗阻定位准确率为91.11%,肠梗阻病因判定准确率为86.67%,绞窄性肠梗阻检出率为83.33%,均高于对照组的69.05%,33.33%,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26、25.955、79.333,P<0.05)。结论 CT联合MRI检查,对肠梗阻部位及病因的诊断更加精准,当病情需要时,CT联合MRI检查可作为优选的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出处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2期168-16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Rural Enterprise Hygi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