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已全面消除现行标准下的农村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可为国际减贫话语体系做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新贡献。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结合和五位一体”,即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主线,以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与拓展、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为重点,纵向与横向贫困治理相结合,利贫性经济增长政策、包容性社会发展政策与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重内涵意蕴。当前,“一带一路”低收入国家仍面临严峻的减贫挑战,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蕴含着的具有普遍性的经验法则可与这些国家分享,进而助力他们把握减贫规律,探索并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反贫困道路。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与政策研究”(21ZDA063)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重点智库研究项目“陕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2021ZD1028)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2021WT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