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阿炳的“朋友圈”——交往史视域下阿炳的音乐观念与行为探究 被引量:2

A-bing’s musical concept and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histor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阿炳与"十不拆"等道乐好友,周少梅、张步蟾等民间艺人,以及与刘天华、宗震名、黎松寿、杨荫浏等学院派音乐家之间交往史料的搜集整理,并以此对其音乐观念与行为进行阐释。阿炳与道教乐友之交,对其倔强个性,以及阴阳互济的音乐观产生影响。他与诸乐友交流中还折射出其偏于奔放刚劲华丽的风格类型的音乐审美喜好,与刘天华的交往则体现了作为民间艺人对知识阶层、学院派的刘天华及其群体由底层而上的"仰视"与敬重。对刘天华二胡曲的评论则折射出与阿炳倔强性格趋向相契合的粗犷挺拔阳刚偏向,及其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朴素的道教音乐美学观。对阿炳"朋友圈"的梳理,可以为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阿炳其人其乐提供更为鲜活、真切的视角。
作者 施咏 Shi Yong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4,共8页 Chinese Mus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37

  • 1陈应时.《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及其他[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1):6-15. 被引量:19
  • 2华蔚芳.《杨荫浏年表》[A]..《中国音乐学一代宗师杨荫浏纪念集》[C].台湾:中国民族音乐学会,1992..
  • 3杨荫浏.《湖南音乐采访队的普遍调查工作》[A]..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丛刊《民族音乐研究论文集》[C]:第二集[C].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
  • 4杨荫浏.《阿炳曲集》[M].万叶书店,1952年版..
  • 5.《阿炳论-民间音乐家阿炳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 6JonathanStock 沈沁译 沈洽校.《20世纪的中国音乐创作—阿炳的音乐与意义(导言)》[J].音乐艺术,2001,(1).
  • 7杨荫浏.《阿炳曲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 8杨荫浏.《阿炳曲集》[M].音乐出版社,1956年版..
  • 9《最后的课》.《杨荫浏(纪念集)》.第60页.社团法人中国民族音乐学会,1992,台北.
  • 10《杨荫浏手迹·心声》.《杨荫浏(纪念集)》.第88-90页.社团法人中国民族音乐学会,1992,台北.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