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瓦格纳歌剧中的爱情观及其哲学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理查·瓦格纳(Richard Wagner)歌剧中的爱情特点,总结出其中所展现的爱情观,并结合瓦格纳的自身经历来分析其所蕴含的哲学基础——叔本华哲学思想和佛教思想。
作者
黄晓瑶
机构地区
中国音乐学院
出处
《当代音乐》
2022年第4期97-99,共3页
Modern Music
关键词
瓦格纳歌剧
爱情观
叔本华哲学思想
佛教思想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杨九华.
“乱伦”的阐释——再论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婚姻伦理观[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1):99-105.
被引量:5
2
康啸.
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的思想寓意[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2):31-44.
被引量:4
3
刘经树.
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唯意志论哲学内涵[J]
.音乐研究,1984(1):20-42.
被引量:7
4
胡元志.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44.
被引量:5
5
李晶.
从《漂泊的荷兰人》看瓦格纳歌剧中的“女性救赎”主题[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9(1):30-4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高士杰.
基督教精神与西方艺术音乐传统[J]
.中国音乐学,1998(3):79-91.
被引量:25
2
刘经树.
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唯意志论哲学内涵[J]
.音乐研究,1984(1):20-42.
被引量:7
3
杨慧林.
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学[J]
.文艺研究,1991(4):139-149.
被引量:5
4
Bryan Magee. The Philosophy of Schopenhauer [ 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5
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27.
7
Richard Wagner.Die Walküre[M].Mainz:B.Schott’s S hne,1899:86.
8
(德)瓦格纳.瓦格纳戏剧全集:下册[M].高中甫,张黎,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9
Harry Kupfer,Gesprch mit Harry Kupfer,“Ein Gespr〗chüber den Ring”,Der Ring-Bayreuth1988-1992[M].Ham-burg:Europische Verlagsanstalt,1991:92.
10
刘意青,罗经国.欧洲文学史:第一卷:中世纪英雄史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共引文献
17
1
黄芷芊.
瓦格纳歌剧首度“靠岸”羊城——评上海歌剧院与德国埃尔福特剧院联合制作版歌剧《漂泊的荷兰人》[J]
.岭南音乐,2024(2):67-71.
2
黄晓瑶.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爱情之路[J]
.岭南音乐,2021(1):69-76.
3
杨绿荫.
瓦格纳《唐豪塞》中的爱情伦理观[J]
.艺术评论,2013(11):121-124.
被引量:1
4
张楠.
勋伯格自由无调性音乐与表现主义[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2):30-33.
被引量:3
5
颜新祯.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音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46-48.
6
张习文.
叔本华虚无主义解读——取消其哲学的悲观主义意味[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4):12-13.
7
杨九华.
爱情、婚姻、女性问题在瓦格纳戏剧中呈现的观念[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2):9-14.
被引量:2
8
伍维曦.
古典精神与哥特传奇——瓦格纳1850年前后文论中的二元性音乐戏剧观及其民族意识与阶级意识[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2):15-30.
被引量:4
9
康啸.
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的思想寓意[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2):31-44.
被引量:4
10
李晓囡.
骆驼、狮子、孩童:生命成长三向度——从前奏曲看瓦格纳《帕西法尔》的创作风格[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4):109-113.
1
王一宇,葛妍子.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浅析叔本华哲学思想中的悲与乐[J]
.山东青年,2019,0(3):120-120.
2
黄晓瑶.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爱情之路[J]
.岭南音乐,2021(1):69-76.
3
李国辉.
瓦格纳美学与象征主义的音乐转向[J]
.文艺理论研究,2022(1):20-30.
被引量:1
4
王乙情.
《诗经》爱情诗中抒情性的独特美[J]
.神州,2019,0(3):3-3.
5
路红梅.
西方文化中的爱情与诗歌[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6):83-85.
6
左洁.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培育研究[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0(3):120-121.
7
金红华.
透过《伤逝》解读鲁迅的爱情观[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29-31.
8
韩金起.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哲学基础[J]
.宁夏党校学报,2022,24(2):106-111.
9
丁地英.
网络IP改编影视作品《你是我的荣耀》的成功之道[J]
.视听,2022(2):63-65.
10
邵威佳,李强.
农民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22(8):74-75.
被引量:2
当代音乐
202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