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三籁”释论:当代影视艺术批评建构路径之思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更新迭代的互联网环境,为当代影视艺术批评提供了新的发声场域和方式,也导致了影视批评与影视艺术不能客观地从作品本身出发产生互动等矛盾。而庄子在《齐物论》一章中提出“三籁”的概念,常被引以探讨作品意义的境界问题,其目的在求对象之真与自我之自由。本文试从“三籁”的哲学意蕴分辨出其对当代影视批评建构的对应层级,并结合“三籁”以及庄子的人生观、美学观和文艺观,提出顺乎内在视觉,尊重原声,才能成就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的“天籁”之声。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0,共5页 Movie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0

  • 1尹鸿.灾难与救助:主流电影文化的典型样本[J].当代电影,1999(6):23-25. 被引量:26
  • 2贾磊磊.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道德失序与话语重构[J].艺术百家,2006,22(2):10-14. 被引量:20
  • 3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 4朱楔.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C].文化史料丛刊(5).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173.
  • 5施蛰存.历史的"近代"和文学的"近代"[J].北山四窗[C].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34-35.
  • 6泰戈尔回忆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27.
  • 7何晏.论语集解[M].引包咸注,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2487.
  • 8傅伟.从德法之争谈到儒学现代诠释学课题.二十一世纪(香港),1993,(4).
  • 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 10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27

同被引文献40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