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围绕“小站稻”产业 开展技能服务培训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驰名中外的"小站稻"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因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小站稻",因兵而兴,因米而名,其"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甜"的食味深受消费者喜爱,素有一家煮饭,四邻飘香的美誉。但是上世纪70年代,由于水源不足,稻农不得不放弃水稻改种旱田,真正的小站稻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天津市制定出台了《天津小站稻产业振兴计划》,振兴小站稻产业,重塑天津小站稻辉煌,本着"精品、绿色、品牌"的发展战略,积极构造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2019年11月15日,小站稻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4月30日,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小站稻"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小站稻生产已经成为津南区乃至天津市的农业主导产业。
出处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第2期45-47,共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