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探索——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研究针对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新工科建设的需要,立足河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具体实际,探索自动化专业本科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优化协同育人机制和强化师资团队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思路,以期为高校培养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发展的自动化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作者
王莉
王建鹏
吴才章
机构地区
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2年第3期3-4,共2页
Henan Education
基金
河南工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YJ2020007)。
关键词
新工科
自动化专业
复合创新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03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张拓,李丹丹.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校自动化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
.教育探索,2016(6):70-72.
被引量:21
2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1):10-11.
被引量:738
3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2):24-25.
被引量:705
4
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4):20-21.
被引量:494
5
吴晓蓓.
《中国制造2025》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15(8):9-11.
被引量:73
6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被引量:1810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自动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分类及其定位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3):12-13.
被引量:22
2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 ]28号 ) [R/OL]. (2015-05-19) [2016-02-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content_9784.htm.
3
凤凰网.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EB/OL].(2015-05-19)[2016-02-18]. http://news.ifeng.com/ a/43788784 0.shtml# zbs _baidu_bk.
4
教育部.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EB/OL].(2016-02-18)[2016-02-18].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_22968l.html.
5
苏丽,兰海.
试论自动化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8):147-14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034
1
崔永红,徐小良.
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德智交融课堂的构建与实践——以数学课程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24(9):66-71.
2
崔永红.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J]
.教育科学论坛,2022(3):49-52.
被引量:2
3
程佩,沈秋莲,胡素敏.
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与路径研究[J]
.中医教育,2020,39(1):44-47.
被引量:16
4
李敏.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模式的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0):43-45.
被引量:22
5
李菁菁,陈滔娜.
课程思政的教育原理探析——以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德育思想为基点[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6):62-65.
被引量:5
6
范泽林,王长江.
课程思政:高中物理学科育人的新进路[J]
.中小学班主任,2021(22):33-38.
被引量:1
7
程思,刘勇,韦兵,邓芷晴,杜召凤.
浅论课程思政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融合——以“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为例[J]
.知识窗(教师版),2023(7):111-113.
被引量:1
8
陈佳佳,陆超,师红旗,倪亚男,查根龙.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J]
.知识窗(教师版),2022(12):45-47.
9
李秀婷,滕超,杨然,范光森,张成楠,徐友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的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
.质量与市场,2020(20):121-123.
被引量:4
10
倪燕翎,涂家新,周文涛,易美宏.
新工科理念下BIM产学研协作实践与创新[J]
.质量与市场,2020(13):118-120.
同被引文献
11
1
杨婧.
新工科背景下多方协同智能制造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究[J]
.就业与保障,2022(7):148-150.
被引量:2
2
谢发之,宣寒,袁仕祯,张峰君,王颖,潘洁松.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
.广州化工,2010,38(10):206-207.
被引量:8
3
何建强,陈垚,袁训锋.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
.无线互联科技,2018,15(22):85-86.
被引量:10
4
赵小静.
当代智能化视域下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探析[J]
.科教导刊,2019(11):17-18.
被引量:3
5
田景芝,荆涛,郑永杰,王波,杜晓昕.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专业“双创”实验室建设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1):266-269.
被引量:15
6
王红云.
电子信息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与开放管理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19,21(24):65-65.
被引量:3
7
程显.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144-145.
被引量:13
8
孙宁,李鹏,毛伟民,邹自力.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风,2021(28):146-148.
被引量:5
9
罗怡,丁雪萍,王新鑫,李春天.
线上线下混合应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J]
.教育教学论坛,2022(10):153-156.
被引量:12
10
冷雪锋,任爱珍,蒋金伟,李永杰.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9):61-6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李文娟,李森.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进展,2023(20):4-6.
2
晏旭秀.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实验室建设研究[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4(6):34-37.
1
胡晋山,康建荣,王树果,李英杰,李二珠.
地理测绘理工交叉融合硕士生培养探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9):3-5.
被引量:1
2
李立芹,王西瑶,杨世民,鲁黎明.
“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4):1-2.
被引量:16
3
野莹莹,张艳珠,付丽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提升自动化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7):204-205.
被引量:2
4
姜艳秋,祁红岩,常国祥,梁艳华,徐益民.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21,18(27):155-157.
被引量:1
5
王婷,张瑞华,陈淑侠.
高职创新课程建设与实践——以《机器人减速器的设计与加工》为例[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6):94-97.
6
王婷,张瑞华,陈淑侠.
高职创新课程建设与实践——以“机器人减速器的设计与加工”为例[J]
.科技风,2021(36):133-135.
7
李香飞,吴鸿雁,张晓光.
基于EPIP理念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数控机床维修实训教学课程为例[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1):53-58.
被引量:2
8
慕鸿雁,陈海华,孙庆杰.
中加食品专业本科教育比较与思考——以两所普通高校为例[J]
.农产品加工,2022(6):106-109.
9
刘建平,贾致荣,王春光,王军,柏云.
基于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升级改造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7):93-96.
被引量:15
10
张霞,徐秀妮,韩娜妮.
自动化专业《模拟电路》融入课程思政和课程评价体系探究[J]
.甘肃科技,2021,37(23):66-68.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