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故都的秋》品读:伤春悲秋也未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最负盛名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让郁达夫成为一代文学巨匠。其独到的鉴赏能力,带给人一种独有的艺术享受,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散文功底。从古至今,关于写秋、描绘秋天的作品非常多,但是《故都的秋》有其独到的一面,在郁达夫的笔下,不仅能看到秋景秋物,更能够感受到秋色秋味,同时也融入了作者个人的审美和情感。我们在品读其恬静淡雅文字时.
作者
蒲小伟
机构地区
四川省达川第四中学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8期4-6,共3页
关键词
伤春悲秋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巨匠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艺术享受
鉴赏能力
秋景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王立宪.
《故都的秋》:令人回味的“悲凉”[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0(A5):120-122.
被引量:7
2
赵伟.
细腻深沉 情思绵邈——《故都的秋》品读[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0(4):63-64.
被引量:1
3
王茂恒.
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J]
.阅读与鉴赏(中旬),2004(12):31-34.
被引量:1
4
黄卫华.
聆听一曲悲秋之歌——再读《故都的秋》[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11):75-76.
被引量:1
5
张若朴.
悲秋还是赏秋--《故都的秋》主旨再探[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8(9):49-52.
被引量:6
6
涂洁.
作者是悲秋还是颂秋——《故都的秋》文本探讨[J]
.考试周刊,2015,0(88):29-29.
被引量:1
7
廖敦燕.
美哉,文人情怀!-品读《故都的秋》的另一视角[J]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2(6):86-87.
被引量:1
8
邱洪慧.
悲秋情怀与恋国情结的融合——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8(3):93-94.
被引量:5
9
汲安庆.
悲凉之好与淡雅“享虐”——也品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凉之味”[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5):37-42.
被引量:1
10
郜培芳,任强.
抒情散文有效教学之“三读”——以高中语文教材《故都的秋》教学为例[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4):95-9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邱洪慧.
悲秋情怀与恋国情结的融合——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8(3):93-94.
被引量:5
2
吴晓东.
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3):3-34.
被引量:53
3
[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钱理群.品一品“故都”的“秋味”[M]//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②(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
孙绍振.追求大雅和大俗的交融[M]//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7
[日]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小说选·译文序[M].叶谓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8
日本国语大辞典[K].东京:小学馆出版社,1933(第19卷).
9
[德]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
俞王毛,张小华.秋气堪悲未必然———也谈《故都的秋》的情感基调[J].现代语文,2014(06).
共引文献
17
1
顾玉敏.
悲从何来——解读《故都的秋》[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5):53-53.
被引量:1
2
俞王毛,张小华.
秋气堪悲未必然——也谈《故都的秋》的情感基调[J]
.语文建设,2013(10):47-49.
被引量:4
3
肖文羽.
我言秋日胜春朝——赏析《故都的秋》[J]
.科技视界,2014(4):194-194.
被引量:1
4
涂洁.
作者是悲秋还是颂秋——《故都的秋》文本探讨[J]
.考试周刊,2015,0(88):29-29.
被引量:1
5
梁丽娜.
《故都的秋》景语和情语探微[J]
.文学教育,2019,0(22):32-33.
6
伍鑫.
《故都的秋》文眼探讨[J]
.语文教学之友,2019,38(11):26-28.
被引量:1
7
李萍.
郁达夫《故都的秋》特别解读[J]
.文学教育,2020(25):24-25.
被引量:1
8
徐广驰.
朗读视角下的抒情散文教学艺术[J]
.语文教学通讯,2020(36):66-68.
被引量:2
9
刘彩红.
散文教学的有效路径——以《故都的秋》为例[J]
.广西教育,2020(42):117-118.
10
熊江芳,粟斌.
《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类型解读[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1(4):42-45.
1
姜慧.
怎样提高阅读散文的效率——以《故都的秋》为例[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1(10):34-34.
2
韩婉钰.
秋日游玩[J]
.靖远教育,2020(1):26-26.
3
暴烈米,顾清.
牛年那些你曾脱口而出的话[J]
.深圳青年,2022(2):6-7.
4
施芳英,何富乐(指导).
“伤春”了,来杯代代花茶[J]
.中国家庭医生,2022(6):28-29.
5
时仲省.
如何转移伤春与悲秋情绪[J]
.新天地,2021(10):60-62.
6
董丽.
走了这么久,你还是那么好[J]
.班组天地,2022(1):110-110.
7
庞妮.
论紫砂壶“四方君玉”的艺术特征和人文气息[J]
.陶瓷,2022(3):108-110.
被引量:6
8
廖芷宁,孙元花(指导).
感恩有您[J]
.新教育(海南),2021(33):43-43.
9
唐茜.
宋词中的“残花”意象探析[J]
.戏剧之家,2022(4):191-192.
10
徐雪莉.
从心出发知冷暖 无中生有悟造境——探索群文阅读的单篇教学策略[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4):37-39.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