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神思”不仅是早期鲁迅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而且也构成了留日时期《新生》杂志同人的精神认同。许寿裳侧重反抗权威束缚的国民神思(即“上征心”),并将其对应于康德哲学影响下的国民理性自觉心与道德感召力;周作人关注反抗群学功利性的文学神思,思考在“寂漠”的文明处境下神思呈现为“哀音”的独特形态,进而作为“新声”的预备。鲁迅为这个源自《文心雕龙·神思》的词汇赋予了创造性内涵,它不仅继承了嵇康《声无哀乐论》的超善恶观,而且吸收了从拜伦到尼采的西方近代“神思”一宗的文明创造力和批判力,颠转了严复译《天演论》中“神思”的从属性地位。由此,我们可以反思学界对“神思”诠释的偏颇,并将“神思”延伸到新文学之中,因为胡适早年也曾用这个概念来倡导文学革命。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4-210,共17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21CYS062)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鲁迅早期作品与晚清民初思想的关系研究(1898—1918)”(编号:2022-ZZJH-55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