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瓷上中国”在西方现代性进程中的形象与功能 被引量:5

The Image and Function of “China on Porcelain” in the Process of Western Moderni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6至19世纪中国外销瓷和西方“中国风”瓷上的图像是西方认知、想象中国的重要途径,参与了西方的中国形象建构进程。当代形象学认为,异域形象不是类比意义而是参考系意义上的,因此对“瓷上中国”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还需结合西方社会历史角度,由此才能全面清晰地梳理看似杂乱、实则有序的图像体系,发掘其历史与审美价值。以1750年前后为转折点,“瓷上中国”形象经历了两个阶段,在西方现代性进程中承担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他者功能:一是现代性形成期的奇幻中国———社会乌托邦的文化他者,图像题材包括中国战争、中国皇帝、中国世俗生活三大体系;二是现代性确立期的浪漫中国———审美乌托邦的文化他者。这些图像与西方浪漫主义、颓废主义等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书写紧密相关,文图之间的互释、互证、互补,可以启发人们重新思考米丽耶·德特利式的问题。
作者 倪爱珍 Ni Aizhen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6,共8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陶瓷图像的文学叙事研究”(项目号:18AZW004)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53

  • 1汤开建.中国现存最早的欧洲人形象资料——《东夷图像》[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1):22-28. 被引量:4
  • 2傅熹年.永乐宫壁画[J].文物,1957(3):29-33. 被引量:6
  • 3陈平原.《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A]..《点石斋画报选》[C].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4.《天问纂义》[M].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83页.
  • 5詹素娟.《文化符码与历史图像—再看番社采风图》[J].古今论衡,1999.
  • 6《通志·图谱略》,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下册,中华书局,1995年,第1825页.
  • 7明代周孔教.《二才图会·序》,《二才图会》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第2—3页.
  • 8カロリヌ·ジスニウェルマンド撰,明伸洋日译.《明景泰五年在铭(水陆斋图)をめぐゐ图像学的研究》,《佛教艺术》二一五号(东京,1994年).
  • 9《灵立领教济度金书》卷1,《道减》影印小第7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8页.
  • 10陆修静.《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2,《造像品》,《道藏》影印本第24册,第747页.

共引文献120

同被引文献85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