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内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区汉代洞室墓初探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洞室墓即地下横穴室墓,是先由地面向下挖出一条墓道,在墓道底端一侧再掏挖一窑洞式的横穴来放置棺椁等葬具的墓葬形制。它是我国古代墓葬中的重要类型,最初盛行于西北地区,战国时期传播至秦,随着秦国势力的扩张传播到中原等地,两汉时期,成为中原地区最主要的墓葬类型。就内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区P而言,目前已公布材料的汉代洞室墓有100余座,为探究该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丰富的考古学材料。本文以洞室墓为切入点,在全面搜集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对其分类、特征、年代、文化性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出处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9期22-26,共5页
基金 2021年度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内蒙古沿黄区域--以和林格尔县小红城汉墓为例”(2021RJRC03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二级参考文献33

共引文献15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