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工匠精神最早由我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提出,指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是从业者的一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1]工匠精神是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智造强国的内在支撑[2],是有效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与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法宝[3],是新时代“三全育人”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4],是学生创业、就业和个人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5]目前,我国已完成工业化,世界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不多,因此,为社会培养人才,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训实践等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6]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花木栽培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GDJG2019191)
“花木栽培技术”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gdsjyt〔2018〕194-jpkc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