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守正创新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文科概念的提出为构建文科发展新格局、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围绕新文科的内涵和使命,以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出发点,以时代需求为落脚点,探究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提出必须遵循守正创新的基本思路,既要做到强基固本,又要注重融合创新和协同创新,以期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外语专业育人水平。
作者
欧阳晨曦
机构地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学园》
2021年第34期1-3,共3页
Academy
关键词
新文科
外语专业
守正创新
分类号
H0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85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肖平,刘东霞.
中文素养在外语类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5):168-169.
被引量:3
2
樊丽明.
“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
.中国大学教学,2020(5):4-8.
被引量:494
3
曾建潮,吴淑琴,张春秀.
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20(11):64-69.
被引量:191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胡渝镛.
论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之缺失与补偿[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8):68-70.
被引量:34
2
王淑君.
谈汉语正迁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0(2):135-137.
被引量:3
3
刘小强,何齐宗.
重建教研室:教学组织变革视野下的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策略[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0):57-61.
被引量:70
4
胡付领,吕滋建.
辅助教学系统中虚拟教研室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5):110-114.
被引量:14
5
吴岩.
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6(6):1-3.
被引量:427
6
苏兰,何齐宗,苏春.
教研室虚拟社区:高校教研室信息化建设新模式[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4(6):45-48.
被引量:10
7
洪志忠.
高校基层教研室的演化与重建[J]
.大学教育科学,2016(3):86-92.
被引量:70
8
王向远.
“一带一路”与中国的“东方学”[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1-8.
被引量:13
9
于胜刚.
自发性组织与制度性组织:中国大学学术共同体的两种样态[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47-150.
被引量:5
10
李正良,廖瑞金,董凌燕.
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6(2):20-24.
被引量:204
共引文献
685
1
贾翠萍.
打造新形态精品教材助力高校文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J]
.中外企业文化,2021(6):161-162.
被引量:3
2
郝庆云,柴冰.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民族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2(1):607-613.
3
吴金栋.
高校合作型组织创新的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22(S01):98-101.
被引量:2
4
陈欣钢,冷爽.
职业楷模与专业人才塑造——基于“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行动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4):121-132.
5
阮倩.
基于学科发展逻辑的新文科建设理念与路径[J]
.学术论坛,2022,45(6):51-62.
被引量:14
6
杜晓伊,杜乐.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6):743-748.
7
高奇,韩文彬.
恩格斯运用自然科学创立新学科的方式分析——兼论对“新文科”建设的启示[J]
.山东社会科学,2021(4):45-51.
被引量:2
8
黄忠瑶.
课程思政视域下新文科建设意识分析与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2(1):146-148.
被引量:2
9
王丽华,刘炜.
助力与借力: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J]
.南京社会科学,2021(7):130-138.
被引量:62
10
林弋程.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旅游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旅游与摄影,2023(21):125-127.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清生.
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
.江苏高教,2018(12):91-93.
被引量:326
2
齐鹏飞.
全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3):4-6.
被引量:90
3
蔡桂秀,冯利.
课程思政能力:内涵、结构与提升策略[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2):1-6.
被引量:12
4
王岳喜.
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0):125-130.
被引量:200
5
于博.
基于协同育人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5):164-165.
被引量:19
6
贾雨.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1):49-52.
被引量:15
7
董慧,杜君.
课程思政推进的难点及其解决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2021(5):70-74.
被引量:127
8
张晨宇,刘唯贤.
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核与生成逻辑[J]
.中国高等教育,2021(12):40-41.
被引量:29
9
丁爽.
高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及实践[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1(4):121-126.
被引量:4
10
李新富.
论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
.高教学刊,2022,8(7):37-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司晓蓉.
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生成逻辑和提升策略[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6(6):25-29.
1
何婧.
高校外语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以《高级法语》课程为例[J]
.山海经,2021(31):0076-0076.
2
邓礼红.
“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高校复合型 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研究[J]
.特立研究,2021(3):59-63.
3
郭英剑.
新文科与外语专业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2021(3):29-34.
被引量:23
4
黄忠瑶.
课程思政视域下新文科建设意识分析与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2(1):146-148.
被引量:2
5
穆志刚.
外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研究——以英语阅读融入党史教育为例[J]
.红河学院学报,2022,20(3):91-94.
被引量:1
6
贾晓琳.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新路探索[J]
.现代英语,2021(12):118-120.
被引量:4
7
王奂.
新工科理念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9):61-63.
被引量:3
8
崔奇.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专业师范生跨文化能力调查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74-76.
9
何宁,王守仁.
新文科、新外语、新导向——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创新[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4(4):3-8.
被引量:68
10
任慧慧,田敏,孙耀宇.
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日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J]
.科教导刊,2021(27):106-108.
被引量:1
学园
2021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