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双减”教育大背景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中重点强调要继续深入推进“双减”,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如何更有效地凝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合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不断拓展德育主题教育内涵,做好活动顶层设计,搭建活动行动框架,整合多方教育资源,重视活动评价方法,让家校社教育彼此补充,相互融合,发挥合力,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
作者
张晶晶
机构地区
国防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出处
《新课程评论》
2022年第5期43-48,共6页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行动框架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毕诚.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文化思考[J]
.人民教育,2021(11):61-63.
被引量:26
2
管相忠.
家长委员会: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途径探索[J]
.中国德育,2018,13(17):32-35.
被引量:8
3
邹贤莲.
家长“共进”课程,为家校共育破局[J]
.教育视界,2021(25):8-1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2
1
徐巧.
健康中国背景下幼儿园开展体医融合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4):31-35.
2
高浩然.
家长委员会在处理学校与家长矛盾中的作用研究[J]
.华夏教师,2020(11):87-88.
3
马颂歌,李静静,徐雄伟.
革新实验室的原理、案例、模型与教育应用展望——拓展性学习方法论的创新[J]
.远程教育杂志,2022,40(1):37-49.
被引量:3
4
李赠华.
家校社共同体: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样态[J]
.新课程评论,2022(5):29-36.
被引量:1
5
李海龙,李广海.
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困境与实现路径[J]
.教学与管理,2022(24):1-6.
被引量:17
6
陆欢天.
“家校政社”区域联动育人机制初探[J]
.教育界,2022(16):101-103.
7
付松锋,罗云飞.
构建家校社协作育人共同体的研究——以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为例[J]
.广西教育,2022(20):23-26.
8
邹贤莲.
管理转向,促进教师蓬勃生长[J]
.教育视界,2022(22):53-56.
9
张亚丽.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家校共同体的构建[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193-198.
10
王静.
家校共育的文化资本阐释[J]
.河南农业,2022(30):24-26.
同被引文献
24
1
无.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教基〔2022〕7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3(3):17-21.
被引量:20
2
鲁洁.
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
.教育研究,2007,28(11):11-15.
被引量:149
3
易连云,马霖.
对立还是融合:对“5+2=0”的诘问[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31-35.
被引量:2
4
范美香.
开放社会德育生活化的必然性与实现途径[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6):77-83.
被引量:2
5
邹太龙,易连云.
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17(4):81-86.
被引量:32
6
邹太龙.
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转型与教师德育素养提升[J]
.中国德育,2018,13(3):30-33.
被引量:11
7
欧阳鹏,胡弼成.
家庭德育: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基[J]
.大学教育科学,2018,0(4):10-17.
被引量:30
8
卓伟群.
基于家校合作视角的小学德育教育探讨[J]
.教育界,2020(38):95-96.
被引量:4
9
邹太龙,王世枚.
守望德育的崇高性:疫情下的学校德育省思[J]
.中国教育学刊,2020(10):97-102.
被引量:9
10
任晶惠,余雅风.
论推进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的关键节点[J]
.当代青年研究,2021(2):20-26.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3
1
巫淑英.
探究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德育评价体系标准的建构[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10):190-192.
2
邹太龙,贺久兰.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德育之维:理念转型与落地行动[J]
.新课程评论,2023(7):70-76.
被引量:4
3
郑天骄,王赛格.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J]
.新课程研究,2024(10):104-106.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蔡亚婷,邹太龙,拉普莫什各.
“双减”背景下乡村教师作业设计理念的转型与落地[J]
.教学与管理,2023(30):86-89.
2
林琴.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德育实践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24):117-119.
3
朱敏彦.
家校社协同视角下的小学德育创新[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4(2):34-36.
4
王婷.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7):83-85.
1
刘玲玲.
开展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建议与思考[J]
.吉林教育,2021(31):93-94.
2
滕敏荷.
主题式班级公共生活的构建[J]
.四川教育,2022(11):11-12.
3
武晓蓓.
论批判性朋友[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3):32-38.
被引量:1
4
无.
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十年增长76.8%[J]
.动漫界(幼教365),2022(24):6-6.
5
徐欣,高红霞,候贵林,韩丹,王栋,易宽.
社区医养结合“合法性”的行动框架与解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2,39(5):335-339.
被引量:6
6
张齐笑.
基于立德树人的课外阅读教学初探[J]
.教育,2021(37):85-86.
7
杨宏宇.
跨学科德育深度融合提升育人效益——以“同心战疫”主题融合课程为例[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2(5):48-49.
8
陈慧君.
于“方法”中引领写字育人课程[J]
.江苏教育,2021(73):17-18.
9
尹玉峰,杜小凤.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践策略[J]
.好日子,2022(1):4-6.
10
姜封祥.
对后疫情时期学校线上生命教育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11):138-139.
新课程评论
202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