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代“拟歌谣”的音乐倾向与启蒙立场——兼谈其与“五四”歌谣的差异 被引量:2

The Tendency of Music and Enlightenment in Modern “Simulated Ballads”,Also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the “May Fourth” Ballad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歌谣发展史中,清末民初的“拟歌谣”风潮有重要过渡意义。在《新小说》的“杂歌谣”栏目中,梁启超等人试图通过模仿歌谣恢复中国诗歌的音乐性及社会教育功能,以实现对古典诗词的“诗界革命”。此后,白话报刊登载的拟歌谣多采用“俗曲新唱”模式,即套用歌谣曲调表达启蒙主题。作为传播启蒙观念的教育工具,近代拟歌谣具有两歧性:其内容属于知识分子,形式属于普通民众。“五四”歌谣运动认为,这是一种“假作歌谣”,而真正的“自然歌谣”是民众情感的“自然流露”,其中情感与语言并无二致,因此反对近代文人对歌谣之音乐特质及社会教育功能的强调。对歌谣文体的不同认识,体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相较于近代文学改良思潮的突破。
作者 王子健 Wang Zijian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4,共11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批准号:20&ZD280) 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1930年代大众化诗潮中的拟歌谣实践研究”(批准号:2021-ZZ-156)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168

  • 1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舒芜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页.
  • 2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北京北新书局1927年版,第4-9页.
  • 3苏雪林.扬鞭集读后感.人间世,1934,(17).
  • 4王力.《汉语诗律学》,《王力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卷,第714页.
  • 5高旭.《愿无尽庐诗话》,郭长海,金菊贞编.《高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45页.
  • 6柳亚子.柳亚子的诗和字[J].人物,1980,(1).
  • 7渠门.《读<瓦釜集>以后捧半农先生》[J].北新,1926,(6).
  • 8沈从文.《筸人谣曲·前文》,见《沈从文全集》第15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9-20、20、19、17页.
  • 9沈从文.《论刘半农(扬鞭集)》[J].文艺月刊,1931,2.
  • 10本京新闻·如是我闻[N].正宗爱国报,1908-03-12.

共引文献68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