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利用NCEP:1°×1°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四川省加密自动站观测数据、常规观测数据以及FY-2G卫星云顶亮温(TBB)数据,对2020年7月29—31日四川盆地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此次过程第一阶段是锋前暖区降水,第二阶段是锋面降水,且第一阶段的动力作用较第二阶段更强;(2)水汽主要来自中低层海南岛东侧的南海海面经过贵州到四川盆地,但第一阶段水汽通道更畅通;(3)本次过程的降水性质是由深对流降水到混合性降水的转变;(4)云图特征为过程中不断受到α、β、γ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影响。
出处
《青海气象》
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
Journal of Qinghai Meteorology
基金
遂宁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遂气课题“遂宁市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暴雨预报概念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