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默"作为一个词语,原本是指沉默不语、背诵记忆的意思,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它具有很深的哲学与美学意蕴。"默"在人生态度上,往往与一定的立场与价值观相联系;在认识论与审美观上,又与特定的思维方式相联系,彰显出审美心智。从先秦迄至六朝时代,这一词语的内容与人生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联系愈益紧密,经历了不断的变迁,在清代叶燮的《原诗》中获得了新的阐发,成为中国文论与美学的重要范畴。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Social Science Fr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