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层社会治理是将国家治理的理念和政策与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的最后一公里,合国家政策的执行前线、群众服务工作的提供方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引导者三重角色为一体。换言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像一个个中转重组站,接收来自国家治理的目标与来自老百姓个人生活发展的需要,并对它们进行匹配和重组衔接,最终实现国治民安、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用在战略部署上要“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要“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要“钉钉子”这“三子”良方,寄托他对基层领导干部执政要实事求是、敢于担当、落实到位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识别需要-满足需要”应始终贯穿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全过程。基于多亚尔和高夫的“识别—满足”需要理论框架,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的“识别需要-满足需要”职业能力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