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中国乡村生态振兴
被引量:
2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Rural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为指引,破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百姓富裕,生态秀美”的有机统一,为乡村振兴搭建稳固的“四梁八柱”。探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内蕴,分析当代乡村生态振兴发展面临的困境并给予对策建议。
作者
邱潇
QIU Xiao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8-21,共4页
Journal of Huai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乡村生态振兴
问题
现实路径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张平,王曦晨.
习近平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的三维解读——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面向[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1-7.
被引量:50
2
任路.
城乡融合发展中第三空间的崛起[J]
.学海,2020(4):113-11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黄公元.
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28(1):119-124.
被引量:26
2
费孝通.
谈城乡协调发展[J]
.瞭望,1991(47):8-10.
被引量:5
3
李泉.
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05(4):207-212.
被引量:68
4
刘国平,余林媛.
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系统思想及其实践[J]
.中国农史,2008,27(1):17-23.
被引量:2
5
王娟,常征.
中国城乡结合部的问题及对策:以利益关系为视角[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3):163-173.
被引量:14
6
杨敏.
三元化利益格局下“身份―权利―待遇”体系的重建——走向包容、公平、共享的新型城市化[J]
.社会学评论,2013,1(1):53-65.
被引量:25
7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等相关负责人就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答记者问[J]
.中国环保产业,2014(5):12-14.
被引量:156
8
谢宝富.
城乡结合部改造中的流动人口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改造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2014(3):67-74.
被引量:3
9
刘玉,苏晓捷,车巍巍.
中国城乡结合部演化态势与发展趋向[J]
.国际城市规划,2014,29(4):27-32.
被引量:10
10
折晓叶,艾云.
城乡关系演变的研究路径——一种社会学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J]
.社会发展研究,2014,1(2):1-41.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56
1
叶晓宣,肖扬伟.
以系统观念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鲜明特征与实践向度[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6):20-26.
2
李华胤.
论现代化中后期的城乡关系与乡村振兴[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33(6):75-83.
被引量:17
3
郭跃文,邓智平.
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政策的百年演变和历史逻辑[J]
.广东社会科学,2021(4):5-13.
被引量:7
4
易忠君,王振中.
中国村域城镇化演绎机制与路径设计[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26(11):275-284.
被引量:3
5
赵奇红,胡安拉,阮亮,博庆丽,杨万水.
健康促进与乡村振兴:公共卫生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与思考[J]
.池州学院学报,2022,36(2):142-145.
被引量:2
6
裴健华.
基于城乡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长治学院学报,2022,39(2):114-123.
7
郑利杰,王波,朱振肖,车璐璐,戴超,宋志晓.
乡村生态振兴实践探索——以湖北长江三峡地区为例[J]
.环境保护,2022,50(8):64-67.
被引量:6
8
刘悦,黄娅,张李楠.
乡村振兴背景下体验式课程思政模式探究——以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为例[J]
.河南农业,2022(18):9-10.
9
周文斌,蒋小芳.
优秀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析[J]
.南方农业,2022,16(12):150-153.
被引量:2
10
赵川,曹鹤舰,肖翔,魏广华,石洪滨.
浅谈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J]
.四川水利,2022,43(4):137-140.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雨辰.
构建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6):15-26.
被引量:17
2
熊登榜,王娅.
自然辩证法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研究路径为例[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7):116-121.
被引量:3
3
王素萍.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J]
.山东社会科学,2021(8):124-129.
被引量:6
4
张平,王曦晨.
习近平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的三维解读——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面向[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1-7.
被引量:50
5
洪晓楠,闻速.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创新与发展[J]
.行政论坛,2021,28(6):16-20.
被引量:11
6
田鹏颖,崔菁颖.
“绿水青山论”的哲学蕴境和路径选择[J]
.思想战线,2022,48(2):1-9.
被引量:11
7
黄闪闪,郭春喜.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实践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1):8-13.
被引量:2
8
张静,张博宇.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9-52.
被引量:16
9
吴俐霓,华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环境工程,2022,40(3).
被引量:9
10
刘秦民.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态哲学意蕴[J]
.学术研究,2022(6):23-2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张志霞.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再探索[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21(3):39-42.
被引量:3
2
赵亚亚,朱晓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乡村生态保护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4):53-5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高雅,徐梦.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再探索[J]
.黑龙江粮食,2024(1):126-128.
2
程少辉,丁燕.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西藏社会稳定性与经济发展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3):31-33.
3
贺明星,李丹丹.
“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及绿色发展启示[J]
.甘肃农业,2024(8):107-113.
1
龚咏梅,程锋.
举国体制的演进、价值与实现机制[J]
.晨刊,2022(3):24-27.
2
杨家宸.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文化逻辑论析[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3):52-57.
被引量:1
3
计彤,李姗.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对策探析[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2(3):22-29.
被引量:3
4
方圆,谢海军.
新乡贤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探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2(2):86-93.
5
王丹宇.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J]
.开发研究,2021(6):1-9.
6
张琪.
新时代文化润疆之多维探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3):96-99.
被引量:5
7
朱雨薇.
共生思想下的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策略研究——以龙泉市北河街为例[J]
.美与时代(城市),2022(4):36-38.
被引量:1
8
靳瑞莲.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37(5):117-120.
被引量:3
9
李映彤,梁杰.
基于共生思想的天门山康养园宅设计研究[J]
.艺术科技,2022,35(2):174-176.
10
曹洁婷.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思想及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关照[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0):117-119.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