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美学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的体现与转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舞绘的形式让宋代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在现代新生,向观众展现了跨越千年的丹青意蕴,诗意的栖居和写意的生活也备受海内外粉丝的追捧,更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现与转化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样本。《只此青绿》能成为一个现象级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进日常,展现传统美学灵动的模样,彰显文化自信,勾勒出一幅不同寻常的东方画卷,是中国美学传达的一次创新。
作者
郝青
机构地区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化产业》
2022年第17期55-57,共3页
Culture Industry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生活
中国传统美学
诗意的栖居
舞蹈诗剧
彰显文化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朱志荣.
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17-20.
被引量:34
2
孙勇才.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意涵[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2):13-16.
被引量:15
3
郑苏淮.
韵:宋代美学的新追求[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3(3):96-100.
被引量:1
4
张萍,林毅(图).
远非“只此”的《只此青绿》——“视觉系舞蹈”舞台艺术创作走向[J]
.舞蹈,2022(2):17-20.
被引量:26
5
王晓钰.
“大道至简”与“少即是多”对比研究——以现代景观设计为例[J]
.美与时代(城市),2019,0(2):73-7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钱穆.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
.中国文化,1991(1):93-96.
被引量:321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1]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4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下)[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472.
5
[7]钱钟书.管锥篇(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1361.
6
[8]郭绍虞.宋诤话辑佚(上)[C].北京:中华书局,1979:372-374.
7
[11][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77.
8
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A]..宗白华全集:第二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71
1
翁再红.
《只此青绿》:从“出圈”到经典再生产的当代法则[J]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2,7(2):111-117.
被引量:3
2
王晓.
中国古代住宅融入自然之意趣与方法浅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3):103-105.
被引量:2
3
邓叔平.
庄周化蝶的审美生态化境[J]
.中国电力教育,2005(z3):61-62.
被引量:1
4
薛熙明.
中国传统社会“天人合一”思想之源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4):295-296.
5
罗胜京.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
.艺术百家,2009,25(2):181-184.
被引量:6
6
樊淑敏.
后土文化与当代生态平衡的思考[J]
.运城学院学报,2009,27(3):17-20.
7
张娟.
服装:中国近现代政治的风向标[J]
.艺术探索,2009,23(4):28-29.
被引量:3
8
朱寿兴.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生态美学的基本内涵与实践意义[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83-87.
9
郑丽琳.
论中国绘画行为与意识的天人合一观[J]
.大舞台,2011(11):131-132.
10
贺艳芳.
“天人合一”思想对管理者修养培养的启示[J]
.商情,2011(49):140-140.
同被引文献
14
1
王杰,王庆文,李咏吟,周锋,朱玉杰.
审美经验的流动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研讨会实录[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2(1):330-340.
被引量:2
2
余辉.
细究王希孟及其《千里江山图》[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5):6-34.
被引量:29
3
刘学惟.
北宋画院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J]
.文艺争鸣,2010(12X):61-62.
被引量:11
4
张萍,林毅(图).
远非“只此”的《只此青绿》——“视觉系舞蹈”舞台艺术创作走向[J]
.舞蹈,2022(2):17-20.
被引量:26
5
吕艺生.
《只此青绿》的文化意蕴[J]
.文化艺术研究,2022,15(2):68-72.
被引量:11
6
叶志良.
本土题材·现代意识·当代转化——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当代意义[J]
.文化艺术研究,2022,15(2):73-77.
被引量:8
7
袁艺.
诗性、沉浸、跨媒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美学建构[J]
.文化艺术研究,2022,15(2):78-83.
被引量:10
8
寇正.
立象明意的艺术魅力——2022年春晚舞蹈节目《只此青绿》探析[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5):108-110.
被引量:2
9
张晓凌.
“只此青绿”:古典山水精神的返场与再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剧所思[J]
.艺术评论,2022(5):55-64.
被引量:31
10
曹雪苹.
舞剧《只此青绿》的意象营造与意境生成[J]
.东方艺术,2022(3):53-5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王一楠.
以舞入画:从《千里江山图》到《只此青绿》的跨媒介探索[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5):8-13.
被引量:7
2
陈苗.
舞台诗剧《只此青绿》的中国画意境美学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23(2):53-56.
3
白仁腾.
从《千里江山图》到《只此青绿》的审美转换[J]
.西部学刊,2023(20):165-168.
被引量:1
4
代雨晴.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探析[J]
.艺术科技,2024,37(3):19-2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莫嘉琦.
论历史人物题材的舞剧现象发展——评舞剧《孔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9):82-84.
2
林瑶,高志伟.
舞蹈诗剧与青山绿水的写意之美——以《只此青绿》为例[J]
.尚舞,2023(9):72-74.
3
王海琪,许艳玲.
青绿千载: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跨媒介叙事研究[J]
.新闻世界,2023(7):111-113.
被引量:1
4
孙长玲.
论《千里江山图》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叙事的精致性[J]
.黑河学院学报,2023,14(11):177-180.
被引量:1
5
魏恕,郭星星.
工笔画中的舞蹈形象表现——以瑶族舞蹈为例[J]
.美术界,2024(1):92-93.
6
侯静.
对舞蹈作品《千里江山图》的艺术价值研究[J]
.尚舞,2024(1):75-77.
7
宗怡然.
从《只此青绿》热看中国古典舞的新发展[J]
.池州学院学报,2024,38(2):86-90.
8
张馨元,孙银银.
从舞台到屏幕:中国古典之美在新时代演艺服饰妆容中的传承与创新[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6(3):98-106.
1
许勇吉.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诗意化课堂构建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5):0087-0089.
2
彭薇.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里的“时间美”[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22(2):62-63.
3
尉洁婷,卢一,陈嘉昀.
寻找“传世宋韵”传播爆款--天目新闻探访春晚“顶流”《只此青绿》背后的故事[J]
.传媒评论,2022(5):44-45.
被引量:3
4
黄志明.
流传千年的“颜色”[J]
.科学启蒙,2022(3):32-37.
5
邹建军,丁萌.
道德代理、隐私共享与伦理挑战--科技伦理中的主体难题[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2(1):170-187.
6
杨月强.
雕塑与材料[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9(12):73-74.
7
郑尧.
论王建中《随想曲》创作的民族情怀[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7(11):13-17.
8
关红,王泺清.
湘西苗画色彩象征及在室内色彩中的应用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5):110-114.
被引量:5
9
孟凡灵.
中国现代绘画的“骨意”表达——以赵无极作品为例[J]
.雨露风,2022(5):81-83.
10
张辛欣,徐海波,叶昊鸣,周圆.
踔厉奋发,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定--从新发展理念看2022中国经济新开局[J]
.中亚信息,2022(3):28-29.
文化产业
2022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