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孕期采用传统孕妇学校模式、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个体化医学营养指导模式3种教育方法对超重肥胖孕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孕前超重肥胖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孕校组、集中群组和个体指导组,每组40例,比较3组的孕期BMI、妊娠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个体指导组孕期BMI增加低于集中群组和孕校组[(9.24±1.90)kg/m^(2)比(11.75±3.09)kg/m^(2)、(14.23±3.76)kg/m^(2)],集中群组低于孕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指导组<35岁孕妇孕期BMI增加低于集中群组和孕校组[(9.48±1.65)kg/m^(2)比(12.10±3.35)kg/m^(2)、(13.52±3.32)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中群组与孕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指导组≥35岁孕妇孕期BMI增加低于集中群组和孕校组[(8.90±2.26)kg/m^(2)比(11.17±2.62)kg/m^(2)、(15.29±4.33)kg/m^(2)],集中群组低于孕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指导组妊娠贫血发生率低于集中群组和孕校组(2.5%比25.0%、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指导组妊娠糖尿病发生率低于集中群组和孕校组(15.0%比27.5%、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指导教育模式适用于体质量控制不佳、妊娠糖尿病、贫血等特殊情况的孕妇。在没有设立营养门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集中群组的“小班”模式对超重肥胖孕妇,特别是高龄孕妇也可以进行营养干预,以达到控制体质量和妊娠并发症的效果。
出处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70-372,共3页
Beijing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