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苏轼《贾谊论》理解中国文人遇与不遇的焦虑

Understanding the Anxiety of Chinese Literati from Su Shi's On Jia Yi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历史上,年少成名却英年早逝,最为人怅惋的便是贾谊。他有位至公卿之才,又有怀才不遇之哀,更是中国文人身遭困厄时叹惋、寄托与怀想的对象。究竟贾谊是遇是不遇?如果说是怀才不遇,责任在君主还是贾谊自己?司马迁、班固、欧阳修、王安石皆有所论,中国文人对遇与不遇的焦虑可见一斑。而苏轼《贾谊论》独树一帜,由能否“自用其才”的省思切入,提出“能待”“能忍”的处世之道,并从中认识苏轼由处穷待变到旷达从容的人生哲思,发现中华文化的千古常新。
作者 邵芊芸 SHAO Qian-yun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苏轼 贾谊论 不遇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