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代釉陶俑研究--以上海博物馆“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为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21年11月30日,“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苏珊娜·芙拉图斯女士(Suzanne Fratus)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两件明代釉陶俑为契机[1],展出包含此次受赠文物在内的藏品68件,其中66件为上海博物馆早年收入的一批明代釉陶仪仗俑。
作者
高义夫
机构地区
上海博物馆
出处
《文物天地》
2022年第7期63-73,共11页
CULTURAL RELICS WORLD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釉陶俑
加利福尼亚州
仪象
苏珊娜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王正书.
上海博物馆馆藏明代家具明器研究[J]
.南方文物,1993(1):23-38.
被引量:4
2
冯冕.
孔雀蓝釉技术源流考辨[J]
.中原文物,2020(1):124-130.
被引量:4
3
秦大树.
试论翠蓝釉瓷器的产生、发展与传播[J]
.文物世界,1999(3):59-67.
被引量:23
4
任志录,孟耀虎.
中国孔雀蓝釉器物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讨[J]
.中原文物,2002(1):69-72.
被引量:8
5
张洁.
突出藏品优势 彰显展陈风采——谈谈晋城博物馆的琉璃陈列[J]
.收藏与投资,2020,11(10):42-45.
被引量:1
6
陆明华.
明代琉璃陶烧造初论[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30(5):110-119.
被引量:7
7
李建生,张广善.
“丁未夏日时大彬制”款紫砂壶[J]
.上海文博论丛,2004(2):42-43.
被引量:4
8
龚世豪.
明代官员乘轿风尚论析[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9(2):60-70.
被引量:1
9
龚世豪.
明代官员乘轿制度述论[J]
.历史档案,2020,33(2):117-121.
被引量:1
10
黄伟.
重庆地区明代墓葬概述[J]
.长江文明,2020(4):35-3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安家瑶,李春林.
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1995—1996年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97(3):341-438.
被引量:55
2
叶作富.
四川铜梁明张文锦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86(9):16-34.
被引量:13
3
周长源.
扬州出土古代波斯釉陶器[J]
.考古,1985(2):152-154.
被引量:13
4
解廷琦.
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8(4):1-13.
被引量:58
5
陈文华.
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槟墓发掘报告[J]
.文物,1973(3):33-45.
被引量:17
6
五代闽国刘华墓发掘报告[J]
.文物,1975(1):62-73.
被引量:34
7
发掘明朱檀墓纪实[J]
.文物,1972(5):25-36.
被引量:64
8
叶喆民.
河南省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J]
.文物,1964(8):27-36.
被引量:30
9
陈大为.
辽宁朝阳金代壁画墓[J]
.考古,1962(4):182-185.
被引量:21
10
卢茂村.
当涂县明代琉璃窑考察记[J]
.东南文化,1996(1):113-11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7
1
刘继东,贺辉(文/摄),蔡亚林.
重庆市巴南区生基嘴墓地发掘简报[J]
.洛阳考古,2022(4):14-20.
2
李峰,张东.
上海博物馆藏明代仪仗俑研析[J]
.东方博物,2022(2):87-93.
3
陈烨轩.
中世纪文书所见阿拉伯东方远航贸易的商品与经营[J]
.国家航海,2023(1):1-21.
4
何继英,宋建,林晓明.
上海市松江区明墓发掘简报[J]
.文物,2003(2):35-48.
被引量:2
5
任志录,孟耀虎.
中国孔雀蓝釉器物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讨[J]
.中原文物,2002(1):69-72.
被引量:8
6
董波.
简论伊斯兰文化对蒙元工艺美术的影响[J]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27(5):4-6.
7
董波.
试论早期白瓷中的西域要素[J]
.中原文物,2010(6):81-91.
被引量:10
8
霍省瑞.
“春凳”与“‘春’凳”——兼与魏启君、孔令彬先生商榷[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114-118.
被引量:1
9
董波.
本土化的伊斯兰风尚(下)——伊斯兰文化对明中期釉彩技艺的影响[J]
.中国陶瓷,2013,49(1):80-84.
10
黄珊.
从陶瓷考古角度论元代景德镇的外来工匠——以青花和孔雀蓝釉瓷器为中心[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6):52-57.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4
1
张超.
唐代人物陶俑的造型特点探析[J]
.戏剧之家,2019,0(21):137-137.
被引量:1
2
欧泓妙.
汉代陶俑的审美意蕴和价值研究[J]
.大观(论坛),2021(12):12-13.
被引量:1
3
范孙墨一.
元代人物俑造型意识探究[J]
.收藏与投资,2022,13(7):47-49.
被引量:1
4
李嘉裕.
浅析明代朱悦燫墓陶俑的艺术特征[J]
.明日风尚,2017(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艾晶.
明代彩陶人物俑的艺术特征[J]
.东方收藏,2022(12):16-18.
1
宋志辉.
北魏彩绘镇墓武士俑的保护修复[J]
.云冈研究,2022(1):91-96.
2
冉令江.
敦厚朴拙:北魏平城时期的陶俑艺术刍议[J]
.山东陶瓷,2022,45(2):46-53.
被引量:1
3
玛格丽特·奥马拉.
激荡人心的科技创新启示录[J]
.瞭望,2022(S02):100-101.
4
马文·卡尔森,胡韵捷(译).
中华戏曲在美国[J]
.中华戏曲,2021(1):1-19.
5
许林玉(编译).
6G关乎影响力,而非数据速率[J]
.世界科学,2022(6):42-44.
6
化蕊.
汉代艺术风格形式与意蕴探究[J]
.收藏与投资,2022,13(6):168-170.
被引量:1
7
城市的地下骨架[J]
.中国国家旅游,2022(4):24-25.
8
索肥鸭.
人生总要穿过一座花园[J]
.现代青年,2022(6):88-89.
9
燕燕燕.
看俑记[J]
.天涯,2022(3):167-174.
10
张恒,钟波,严绍杰,郑维友,谭凤霞,易提林,柴毅.
江汉地区加州鲈早繁苗种集约化培育试验[J]
.水产养殖,2022,43(5):43-44.
文物天地
202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