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多模式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在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腹膜肌平面(TAP)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TAP组)及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每组40例患者。3组全麻诱导维持用药相同,并于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PCEA组行硬膜外阻滞和硬膜外镇痛,TAP组行双侧TAP阻滞联合PCIA镇痛,PCIA组给予PCIA镇痛。记录3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术后0 h, T0)、术后3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及术后48 h(T5)静态和动态(剧烈咳嗽和突然翻身)时切口痛与内脏痛NR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率和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流食或进水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与PCIA组比较,PCEA组和TAP组T0~T5时点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TAP组T4~T5时点静态和动态NRS评分明显高于PCEA组(t=3.04、5.65和2.49、2.55,均P<0.05)。T3~T5时点PCEA组内脏痛NR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和TAP组(t=2.73、3.09、1.99,均P<0.05;t=2.19、2.25、2.04,均P<0.05)。与PCIA组比较,PCEA组和TAP组T0~T5时点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t=5.39、8.31、7.22、5.07、3.47、4.02,均P<0.05;t=4.71、5.60、5.58、3.73、2.04、2.94,均P<0.05),T3~T5时点TAP组BCS舒适度评分明显低于PCEA组(t=2.15、2.31、2.12,均P<0.05)。与PCIA组比较,PCEA组和TAP组术后0~12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追加曲马多补救镇痛病例数,头晕、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减少(均P<0.05)。3组术后12~24 h和24~48 h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病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CIA组比较,PCEA组和TAP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流食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 相对于全麻联合PCIA而言,全麻联合PCEA或全麻联合TAP阻滞协同经典PCIA效果更优,且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转归有利。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0期1767-1771,共5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金
浙江省衢州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201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