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储层的孔喉特征制着储层的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并最终影响油气的产能分布。研究以P油田馆陶组储层为例,将灰色关联、众数理论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合,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并建立储层分类评价体系,结合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实验刻画不同类型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明确采油井在生产动态中差异性原因。结果表明:馆陶组储层可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储层;Ⅰ类储层孔喉半径最大,初期产能最好,易于形成大孔道,后期含水上升较快;Ⅱ类储层分布面积最广,储层孔喉较大,并且稳产周期最长;Ⅲ类和Ⅳ类储层泥质含量最高,孔喉最小,储层物性最差,开发效果差,建议对其加强监控并采取适当增产措施,提高采收率。
作者
蔡晖
刘建华
王刚
杨青
李思民
王昭
CAI Hui;LIU Jianhua;WANG Gang;YANG Qing;LI Simin;WANG Zhao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7-44,共8页
Journal of Shengli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科研课题(YXKY-2018-TJ-04,CNOOC-KJ135 ZDXM36 TJ 01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