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9;22)(q34;q11.2)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显著改善了CML慢性期(CP)的预后, CML-CP患者的年死亡率从2000年的10%~20%下降到1%~2%。CML的患病率逐步上升, 并预计在未来几年继续增加, 因此CML患者群体将越来越大[2]。目前已有5种TKI(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博苏替尼和普纳替尼)被FDA批准作为CML-CP患者的治疗用药[3], 此外还有在韩国获批上市的拉多替尼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氟马替尼[4,5]。使用TKI的患者可以获得与正常人相似的预期寿命[6], 但长期使用TKI伴随较多持续的药物不良事件,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进而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治疗疗效[7,8,9]。相比一代TKI, 二、三代TKI还会产生一些较为严重甚至有致死可能性的不良事件[10], 如达沙替尼相关的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 尼洛替尼引起的心血管事件, 博苏替尼引起的腹泻和肝功能障碍, 普纳替尼引起的高血压、外周动脉闭塞和胰腺功能障碍等。除此之外, 长期TKI治疗还会增加患者与社会的经济负担[11]。
作者
陈怡琳
邹菁
张龑莉
黎纬明
Chen Yilin;Zou Jing;Zhang Yanli;Li Weiming(Department of Hematology,Union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22,China;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8,China)
出处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6-440,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