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奥运会八分钟表演作为一个国家的“微缩景观”,是提供给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一个提前亮相的国际舞台,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行为。文章采用跨文化传播理论对奥运会“北京八分钟”表演进行内容分析。在文化符号选取上,“北京八分钟”表演为避免“文化折扣”,倾向于选择世界认同的中国符号;在传播动机上,将先进科技和传统表演相结合,塑造科技强国的国家形象;在对外传播效果上,“北京八分钟”这样一场视觉奇观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真实与想象、日常生活和繁荣经济结合起来,体现出我国的文化自信,重塑了“他者”对“我者”的认知,使中国的形象认同建构在仪式表演过程中不断得到认识上的涵化,取得了很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13期42-44,共3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金
2021年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视觉奇观与共情连接:跨文化视野下奥运会仪式表演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SKJS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