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阅微草堂笔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阅微草堂笔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可划分为萌芽、初创和发展三个阶段。早期的译介局限在志怪说教上,束缚了译介的发展,而金大逸、陈德鸿和韩瑞亚的学术性翻译拓展了《笔记》的跨学科价值,卜立德和余氏夫妇各自的译本突显了《笔记》这一兼具艺术创作和信息功能的文学体裁,有效地拓宽了作品的接受面。本文对《笔记》的译介传播做了历时性描述,对翻译的借鉴和影响也做了全面客观的梳理,以说明《笔记》的译介意义非凡,任重道远。
作者 刘颖 钟杰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62,共9页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9

  • 1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23(5):24-26. 被引量:647
  • 2余美.翻译:面对文化杂合与文化失衡[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6):116-120. 被引量:6
  • 3王佐良.严复的用心[A].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 4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 5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 6Thomas G Selby. Chinaman in his own Stories [ M ]. London: Charles H Kenny, 1895.
  •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 8Ji Yun, Passe-Temps d un ete a Luanyang, traduit du chi- nois, presente et annote par Jacques Sars, Gallimard [M]. France: 1998.
  • 9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
  • 10滦阳消夏录[A].阅微草堂笔记[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

共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