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中西方的中国形象解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美国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花木兰》自2020年9月上映以来便因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而遭到国内观众的不满和批评。这部真人版《花木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电影为媒介对中国故事的重新解读以及对中国形象的再次塑造。本文试图对影片中呈现的个人形象、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解读,探寻对待“他塑”形象的正确态度,引发对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思考。
作者 陈爱霞
机构地区 西安外国语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29期89-91,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6

  • 1汤光鸿.论国家形象[J].国际问题研究,2004(4):18-23. 被引量:73
  • 2杨建平.文化误读与审美[J].文艺评论,1996(1):47-52. 被引量:7
  • 3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4(3):14-21. 被引量:294
  • 4赵雪波.关于国家形象等概念的理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5):63-65. 被引量:40
  • 5Nimmo, D., & R. L. Savage.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s. Pacific Palisades:Goodyear, 1976.
  • 6Lee, Suman. "A Theoretical Model of National Image Processing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New York, 2005.
  • 7Joseph S. Nye.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 8Greet Ho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Abridge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 1982.
  • 9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 10戴维·伯姆.《论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29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