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既病防变”理论研究消溃汤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IL)-6/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抑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癌变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溃汤组、美沙拉嗪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备UC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开始给药。消溃汤组给予消溃汤煎剂18.3 g/kg体质量,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混悬液0.7 g/kg体质量,模型组及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灌胃容积2 mL,1次/d,持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IL-6、IL-10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对比,消溃汤组和美沙拉嗪组大鼠CMDI评分、TD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溃汤组与美沙拉嗪组的CMDI评分、T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消溃汤组和美沙拉嗪组大鼠的DAI评分,血清中IL-6、IL-10含量,结肠组织IL-6 mRNA、JAK2 mRNA、STAT3 mRNA、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改善(P<0.05);消溃汤组与美沙拉嗪组之间以上诸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溃汤能够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反应,修复受损黏膜,抑制UC癌变;调控结肠组织IL-6/STAT3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出处
《中医研究》
2022年第8期76-82,共7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金
河南省2018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82102311146)
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项目(豫卫中医函[202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