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法象理论”探讨蜣螂“通”之功效

Discussion on Effect of "Obstruction-removing" of Dung Beetles from Analog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蜣螂为《神农本草经》下品之药,又名“弄丸、转丸”,俗称“屎壳郎”,属金龟子昆虫类,品种繁多,内服外用功效显著。其功效主要是通便、通经络、破癥瘕、消疔疮散结等,可用法象理论以“通”概之。法象理论是历代医家通过观察、思考、关联、实践将物象维度升级到意象维度,用来探讨药物相关功效的一种理论模式。本文从“法象理论”着手,结合散在历代中的中医古籍条文,将蜣螂气、味、归经、生活习性等与其“通”的功效有机结合,宏观的反映其独特的性能和功效,以求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 康慧君 王泽超 李万涛 刘虹 张灵敏 张拴成 旷湘楠 张怡 侯仙明 KANG Hui-jun;WANG Ze-chao;LI Wan-tao
出处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第4期41-44,共4页 Journal of Heb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1377726D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项目:No.2020141,No.202208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64

共引文献14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