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存山对中国文化的“常”与“变”的义理阐发
Li Cunshan's Interpretation of the“Constant(常)”and“Change(变)”of Chinese Cultur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存山继承张岱年和冯友兰文化哲学观,主张从价值系统去厘定文化的常道,并提出了他自己对儒家文化“常道”的概括。他认为儒家价值体系要因应社会历史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对人与人、人与环境等挑战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如何从民本到民主的探索,体现了李存山对儒家文化“新命”的体认。
作者
干春松
Gan Chunsong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9,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关键词
李存山
常道
民本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方朝晖.
“三纲”真的是糟粕吗?——重新审视“三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2011(2):47-52.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朱子语类·春秋》.
2
董仲舒.《春秋繁鼹·玉杯》.
3
孙觉.《春秋经解》卷三.
4
.《论语·先进》[M].,..
5
.《孟子·告子下》[M].,..
6
.《孟子·滕文公下》[M].,..
7
.《史记·太史公自序》[M].,..
8
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9
.《汉书·董仲舒传》[M].,..
10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M].,..
共引文献
25
1
郭海鹏.
从“嘉道中衰”到伟大复兴:五四运动上下两百年评述[J]
.珠海潮,2019(2):40-53.
2
李树山(文/译),李欢友(译).
皇帝究竟怎么说?儒家政治义务论的公开剧本[J]
.思想与文化,2021(2):489-516.
3
李梅.
古今中西视域中的“儒学复兴”——对新世纪儒学研究的观察与反思[J]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1):115-125.
被引量:4
4
孙景坛.
“三纲”思想的内涵、发明权和产生历史时期析辨[J]
.南京社会科学,2013(1):139-144.
被引量:7
5
方朝晖.
什么是中国文化中有效的权威?——评白鲁恂《亚洲权力与政治》一书[J]
.开放时代,2013(3):198-213.
被引量:3
6
王垒.
儒家伦理价值的现代观照[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3(2):60-66.
被引量:1
7
孙景坛.
方朝晖教授“三纲”本义说新辨[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4):81-85.
8
陈继红.
共识与分殊:199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研究述评[J]
.学海,2014(1):150-157.
被引量:4
9
秦际明.
“三纲”之争与儒家的现代命运--以方朝晖、李存山的争论为中心[J]
.天府新论,2014(5):69-74.
被引量:1
10
曹树明.
思政专业“中国哲学史”教学应处理好几层关系[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4):77-78.
被引量:1
1
许家星.
即气论以论仁学——李存山先生学术思想简述[J]
.中国哲学史,2022(4):27-35.
2
李涛.
李存山教授简介[J]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42(4).
3
王琦,李存山.
实事求是 学以致用——访李存山研究员[J]
.哲学动态,2021(10):5-15.
被引量:1
4
李亚珂.
藏回两族丧葬文化哲学观[J]
.炎黄地理,2022(2):32-35.
5
肖宴红.
第一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功夫论范式下的中国儒学史”[J]
.衡水学院学报,2022,24(2).
被引量:1
6
赵法生.
李存山先生论儒家文化的“常道”和“新命”[J]
.中国哲学史,2022(4):20-26.
7
郝二伟.
老子“常变”思想发微[J]
.人文天下,2022(5):28-34.
被引量:1
8
吴磊,饶海虹.
从周大新《湖光山色》看新时代乡村的常与变[J]
.美化生活,2022(16):106-108.
9
余治平.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J]
.衡水学院学报,2022,24(2):4-5.
10
任蜜林,Chi Zhen.
论孔子对“六经”的“两创”——从经史关系的角度[J]
.孔学堂,2022,9(1):13-27.
中国哲学史
202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