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前置胎盘引产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引产的前置胎盘状态的孕妇(14~27^(+6)周)共94例。根据引产方式将孕妇分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10例)、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组(61例)、剖宫取胎术组(23例),比较3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引产结局。根据前置胎盘类型将患者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47例)和非完全性前置胎盘组(47例),比较2组间患者引产转归。根据是否采用子宫动脉栓塞(UAE),进一步将药物引产患者分为药物引产组(46例)和药物引产+UAE组(25例)。结果:完全性前置胎盘病例中,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中完全性前置胎盘比例最低,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组其次,剖宫取胎术组完全性前置胎盘比例最高。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的引产孕周[15.8周(13.9,17.33)]显著早于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组[20.7周(18.3,23.7)]和剖宫取胎术组[20.7周(18.3,23.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组间在引产时出血量具有显著差异,剖宫取胎术组引产时出血量最高[400mL(200,1300)],其次是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组[143.0mL(50,400)],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最少[75mL(50,237.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取胎术组的输血率显著高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和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组。剖宫取胎术组引产时间[80min(70,90)]最短,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的引产时间[5040min(2880,6120)]最长,米非司酮+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组的引产时间[4320min(2880,5760)]介于两组之间。3组间上述相关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类型中,非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方式利用率高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而其输血率和剖宫取胎引产方式使用率低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前置胎盘引产方式各有其利弊,且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应结合患者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引产方式,改善患者预后。
出处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4-618,共5页
Progr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BK20210038)
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专项资金(No:YKK2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