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荀学与乾嘉新义理学的建构

The Constructive Role of Xunzi’s Study for the Neo-Confucianism during Qianjia Period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上,乾嘉时期不仅以朴实考经证史之成就彪炳史册,而且在思想上别创与宋明理学异趣的新义理学。从思想渊源看,乾嘉新义理与宋明理学旧义理之歧异可溯及儒学内部孟、荀的分野,主于心性的孟学为理学所奉,而隆礼重学的荀学则为乾嘉学人所尊。荀学与乾嘉新义理学在意义上的共契,实为乾嘉学人建构义理体系的内在根据。具体而言,在心性理论层面,乾嘉新义理学“达情遂欲”的心性论奠基于荀子自然人性论;在社会理论层面,乾嘉新义理学的“以礼代理”说多所取资于荀子隆礼思想;在知识论层面,乾嘉新义理学的“兴复古学”观遥契于荀子重学思想。作为继宋明理学之后的儒学理论新形态,乾嘉新义理学实为契接晚清会通汉宋潮流的重要环节。
作者 孔定芳 高季红 Kong Dingfang;Gao Jihong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7-203,共17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6

  • 1黄爱平.乾嘉汉学治学宗旨及其学术实践探析——以戴震、阮元为中心[J].清史研究,2002(3):91-98. 被引量:8
  • 2徐道彬.戴震辨伪成就述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1):77-80. 被引量:1
  •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 4朱熹.《中庸章句序》,《四书集解》,岳麓书社1987年.
  • 5《朱子语类》卷137,见《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6《汉书·艺文志第十》
  • 7王欣夫:《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辛壬稿》卷3“荀子二十二卷六册”,第561、56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 8惠栋:荀子微言,《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83、4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 9钱大昕:《惠先生栋传》,《潜研堂集》卷39,《嘉定钱大昕全集》第66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 10惠栋:《九曜斋笔记》卷2《本朝经学》,聚学轩丛书第三集,贵池刘世珩校刊本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