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家形象与文化符号体系的战略传播——基于日本文化符号传播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1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运用文化符号形塑文化身份、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对于我国战略传播体系的建构至关重要。国家形象的差异化表征集中体现为竞争性的国家品牌,尤其是公众对于一个国家的符号化联想。日本是运用文化符号塑造国家形象的优秀示范。通过对日本国家形象宣传片、奥运会赛事、新媒体三种传播路径的考察,可以发现日本基于“文化认同—文化行为—文化符号”的映射关系形成了结构完整、内涵丰富的国家文化符号体系。对日本文化符号传播实践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符号体系的建构与国家形象的战略传播,从而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有益启示。
作者 范红 苏筱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6,共10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8ZD21)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5

  • 1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3):91-96. 被引量:394
  • 2孙康宜.“古典”或者“现代”:美国汉学家如何看中国文学[J].读书,1996,0(7):116-120. 被引量:11
  • 3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3(2):36-46. 被引量:117
  • 4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J].现代国际关系,2006(2):42-46. 被引量:62
  • 5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第62,104页.
  • 6[加]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 7[美]雷默.《淡色中国》,参见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7页,第7页,第13页.
  • 8[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主体间性”条,王柯平等译,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9页.
  • 9Bourdieu Pierre: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A. H. Halsey, H. Lauder, P. Brown & A. Stuart - Well ( eds. ), Education :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6-58.
  • 10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编著.《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271页.

共引文献360

同被引文献282

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