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启动后液体平衡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研究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启动后液体平衡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第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就诊的70例行CRRT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行CRRT 28 d后死亡的45例患者作为死亡组,将行CRRT 28 d后未死亡的25例患者作为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病情被诊断为脓毒症时的相关检查指标、CRRT启动时的相关指标、CRRT启动后48 h内的液体量指标。结果:在病情被诊断为脓毒症时,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乳酸(Lac)、血液酸碱度(pH)、B型钠尿肽(BNP)的水平、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升压药物使用比例、机械通气支持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RRT启动时,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Cr、BUN、Lac、血pH、BNP)、SOFA评分、急性肾损伤三期比例、诊断为脓毒症至CRRT启动的间隔时间(Tsepsis-CRRT)、诊断为急性肾损伤至CRRT启动的间隔时间(TAKI-CRRT)、呋塞米用量、升压药物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RRT启动后的第1个24 h期间,死亡组患者的液体入量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RRT启动后的第2个24 h期间,两组患者的液体入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RRT启动后48 h内,死亡组患者的液体入量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RRT启动后的第1个24 h期间、CRRT启动后的第2个24 h期间、CRRT启动后48 h内,两组患者的超滤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液体出量、尿量、累积液体量、液体负平衡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启动后48 h内液体负平衡是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28 d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86-89,共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二级参考文献86

共引文献168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