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末科举之途壅塞,更兼朝代鼎革,文士普遍面临着严峻的生计问题,以画治生亦成为常见的谋生方式。然而文士以画为生,行迹与画工无别,极易引发身份焦虑,这在其治生举措之中亦有所体现。就观念理路而言,此种身份焦虑源自“君子不器”的观念传统,也与明末清初画家身份与作画风格出现断裂的现实语境有关。因此,文士往往以“隐于画”进行自我言说,既体现了当时文士间盛行的隐文化,也以一种心迹分离的思路凸显了卖画行迹下的文士本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文士的身份与尊严。
出处
《中国美术研究》
2022年第1期147-154,共8页
Research of Chinese Fine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