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古筝演奏中指挥动作的迁移探索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通常需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与要求,运用多种形式去展现作品的不同变化。但是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于是乎人们便会寻求一种新的突破方式。正如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人们会使用肢体语言去传达各种微妙的含义。那么对于古筝这种运用音乐语言交流的艺术而言,就更加需要肢体动作的配合,因为二者的体态律动有着很多的相同功能,它们的相似性或者是共生性就会更好地促进古筝演奏的演奏技术与质量。
作者 孙焱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处 《黄河之声》 2022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7

  •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 2高师合唱与指挥教材编写组.合唱与指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 3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 4朴东生.乐队指挥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 5陈国权.陈国权教合唱指挥[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 6谢铭磊.体态律动设计及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音乐教育,2011(6):19-20. 被引量:4
  • 7刘娜.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1(3):35-3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