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子宫是维持女性月经生理和生育功能的重要器官,子宫内膜具有高度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解剖学上讲,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损伤,特别是大面积基底层和浅肌层损伤后,由于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分化异常所导致的内膜再生修复障碍,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与瘢痕形成,谓之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其严重危害育龄女性的生理健康与生殖功能。近年来,IUA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但是,目前临床上对重度IUA的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实施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后再粘连率高达62.5%[1],妊娠成功率仅约22.5%~33.5%[2-3]。2015年中华医学会妇科内镜学组(CSGE)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4],使得临床医师对子宫内膜损伤与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规范化管理有了新的认知。尽管目前已经对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的病因机制和临床诊疗进行了众多研究,但临床实际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形成共识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出处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65-868,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1004803)。
关键词
子宫内膜损伤
宫腔粘连
子宫腔整复手术
规范化管理
三级预防体系
endometrial injury
intrauterine adhesions
uterine cavity reconstruction surgery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hree-level preven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