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京剧捧角的形象建构与价值反思——以白社捧荀慧生为视角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捧角一般指对戏曲演员的捧场,是晚清民国时期剧坛的独特现象。“四大名旦”的成功,离不开各自捧角家的支持。以捧荀慧生为目的的白社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们身份大多非传统文人,其捧角行为既有和一般捧角家的共同之处,也能够利用媒介资源建构明星形象。捧角现象是京剧名角制发展的产物,它拓展了演员、观众和社会媒介之间的关系,但一些失去原本内涵的捧角对京剧本体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这需要我们更加理性、辩证地看待捧角现象。
作者 黄骁
出处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5,95,共7页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荀慧生‘白社’文人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JJ08)。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7

  • 1王家熙.荀慧生老唱片赏鉴[J].中国京剧,2005(9):4-6. 被引量:3
  • 2陈墨香《观剧生活素描》,潘镜芙、陈墨香《梨园外史》附编,张褚、王云鹏点校,宝文堂书店,1989年出版,373页.
  • 3侠公《陈墨香逝世感作》,《立言画刊》1942年5月16日第190期,第5页.
  • 4陈墨香《记苟慧生排演全部(玉堂春)始末》,沙游天编《白牡丹(留香集)》,京华印书局,1927年,第121页.
  • 5涤秋《玉堂春听慧记》,沙游天编《白牡丹(留香集)》,京华印书局,1927年,第74页.
  • 6张肖伧《现代四大名旦之比较》,《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四期.大东书局,1931年.
  • 7苟慧生日记,沙游天编《白牡丹(留香集)》,京华印书局,1927年出版,第7页.
  • 8侠公《苟慧生祭灶晚演新戏(侠骨香)》,《立言画刊》1940年,第70期8页.
  • 9得轩主《苟慧生》,《立言画刊》,1940年,第73期8页.
  • 10苏老蚕《现代四大名旦之比较》,《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四期,大东书局,1931年.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