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五四”前后,在“社会改造”的整体氛围中,“劳动”问题尤为凸显。“劳动”话语凝聚着对新社会、新自我的想象投射。它不仅被视为使新社会得以运转的基础义务,同时也被看作是达成理想的人生境界和自我实现的有效方式。而一批新诗人也很快从“劳动”的重要意义中看到了“诗与劳动”扭合的可能。自此,“劳动”不仅构成早期新诗的重要写作主题,劳动体验更蕴含着一种在身与心、体力与心力之间相互转化的诗歌写作机制。换言之,“劳动”的中介性视野也隐含着早期新诗的生产逻辑。而新诗与“劳动”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能力,意味着各种复杂缠绕的社会问题都能够在这样的综合视野中得到妥善处理,由此,“劳动”的诗学也蕴含着一个“诗底共和国”实现的可能。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3,共10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