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叙事到绘画抒情的表达过程——浅析《洛神赋图》的情感塑造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绘画是画家对于事物所思所悟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对于自身情感的一种凝聚和表达过程。要想将一个文本故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创作一副富有情感的绘画作品,就需要画家把自身真切的情感投入到作品创作中去。一副好的作品并不是单纯地去追求逼真的视觉效果,将文本中所描绘的事物不加修饰,机械地描绘出来,而是需要内涵和情感贯穿其中,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样才可以完成艺术自身的价值。本文以《洛神赋》中洛神与曹植的情感要素为主要描绘对象,论证《洛神赋图》从感官文学到视觉图像,画家如何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这种朦胧的文字意象、诗中转折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徘徊、苦楚、追悔这类费解的情感。图文之间的转换,在于绘画形象没有按照文本去复制,而是对文本精神上的追求,将图像对文学的转译建立在诗画异质的逻辑根底之上,寻觅两者间神韵的差异,这两种韵味又是如何形成一种共鸣的。
作者 解夏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0期85-87,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4

  • 1王红伟.从《洛神赋图》看诗与画的关系[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1):18-22. 被引量:5
  • 2周澍田,丁毅.《洛神赋》主旨新议[J].学习与探索,1998(1):120-123. 被引量:3
  • 3马柯且.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的审美观念探微[J].芒种,2012(12):241-242. 被引量:3
  • 4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5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 6陆机.陆士衡文集校注[M].刘运好校注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 7逯钦立.《洛神赋》与《闲情赋》[A].汉魏六朝文学论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 8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9黄侃.文选评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10司马相如.司马相如集校注[M].金国永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