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短视频视域下的“童年的消逝”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立足于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理论,从短视频的视角切入,提出导致“童年消逝”现象主要体现在儿童对短视频的接触与使用、短视频对儿童价值观的改变以及短视频平台上的儿童形象呈现三个方面,并探究信息的可获得性如何导致该现象的产生。
作者
董峰浩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国报业》
2022年第16期76-77,共2页
China Newspaper Industry
关键词
短视频
童年的消逝
未成年人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清华,罗彬.
媒介变迁视域下的童年——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说开去[J]
.视听,2017(10):21-22.
被引量:1
2
姚倩.
网络时代“童年的消逝”现象分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5):58-59.
被引量:1
3
周海宁.
论从大众传媒时代到数字媒介时代的童年变化[J]
.新闻传播,2018(17):10-14.
被引量:7
4
付彦松.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的文本学解读[J]
.河南社会科学,2016,24(9):120-122.
被引量:1
5
陈峻俊.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236-23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格兰·斯帕克斯.媒介效果研究概论[M].何朝阳,王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美)尼尔·波兹曼著 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36页.第53页.第8页.第100页.第134页.第124页.第126页.第141页.第165页.第105页.第213页.
4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1,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201/t20120116-23668.html.
6
戴金花.
现代童年的消逝及原因[J]
.现代教育论丛,2010(2):11-14.
被引量:7
7
赵霞.
童年的消逝与现代文化的危机——新媒介环境下当代童年文化问题的再反思[J]
.学术月刊,2014,46(4):106-114.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13
1
燕道成.
卡通成人化的传播学辨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2):57-68.
被引量:1
2
孙珊珊,刘坚,朱丽.
关于儿童的手机媒介需求与影响的研究[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5):32-33.
被引量:3
3
马兰.
童年的消逝:媒介文化变迁中的“童年”[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1):191-192.
4
常江.
“成年的消逝”:中国原生互联网文化形态的变迁[J]
.学习与探索,2017(7):154-159.
被引量:6
5
周海宁.
论互联网新闻的现实重构[J]
.传播力研究,2018,0(13):1-3.
被引量:1
6
周海宁.
论数字化媒介时代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J]
.出版广角,2019(2):43-46.
被引量:6
7
周海宁,程宗宇.
论以媒介为中心的儿童教育与素养的提升[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13-120.
被引量:4
8
潘梦菲.
儿童网红:短视频平台上的低龄劳动者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1,5(28):151-152.
9
曹汉娇.
从新媒介技术看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J]
.声屏世界,2022(8):11-13.
10
张璐璐.
媒介变迁视角下“00后”童年游戏中的关系实践[J]
.少年儿童研究,2022(12):4-13.
同被引文献
9
1
卜卫.
性别与传播:政策和现状[J]
.妇女研究论丛,1998(1):15-20.
被引量:8
2
周晓虹.
文化反哺与媒介影响的代际差异[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2):63-70.
被引量:75
3
王琴.
网络文化安全视域下女性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6):16-18.
被引量:4
4
王宁,段巍.
什么因素影响中学生的科学职业期望[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4):39-48.
被引量:9
5
钟祥铭,方兴东.
智能鸿沟:数字鸿沟范式转变[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4):133-142.
被引量:43
6
陈世华.
网络模仿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1(5):79-90.
被引量:5
7
曹晋,代诗眸.
“赋权”抑或“负权”:传播新科技与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建构研究[J]
.新闻与写作,2022(11):4-17.
被引量:10
8
滕长利,邓瑞平.
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挑战及应对[J]
.高教探索,2023(1):8-13.
被引量:12
9
王珂.
代际数字鸿沟中的数字反哺现象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23(4):87-9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季为民,孙芳.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问题研究[J]
.青年发展论坛,2023,33(4):25-33.
1
石建伟,曹倩.
童年消逝:一场成人的自我哀叹[J]
.少年儿童研究,2021(11):65-72.
被引量:4
2
陶玉祥,孙玉珠,王长潇.
短视频平台儿童影像的奇观呈现及其反思[J]
.东南传播,2021(12):108-111.
被引量:6
3
曹汉娇.
从新媒介技术看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J]
.声屏世界,2022(8):11-13.
4
惠慧.
媒体饱和时代童年的“消逝”、重构与媒介素养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2022,42(8):63-70.
被引量:6
5
蔡颖.
刍议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21(33):62-63.
6
Adhi Prayoga,薛百成.
目光所及[J]
.记者摇篮,2021(11).
7
张微娜.
深度学习理论下看高中整本书阅读[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4):4-6.
被引量:1
8
于风,李艳群.
短视频中“儿童成人化”现象的反思[J]
.新闻论坛,2021,35(6):59-62.
被引量:3
9
邵晓静.
浅谈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价值走向[J]
.学校管理,2021(2):51-52.
10
代苗雪,戴兰芳.
数字生活中儿童“童年消逝”的隐忧与应对[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2,22(1):86-90.
中国报业
2022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