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符号学视角下的散居族裔身份建构——以泰国火船廊华人诗歌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东南亚华人诗歌文本为例,展示身份问题的符号学阐释视角。这种基于符号传播的理解方式,在社交媒体时代的“赛博空间”中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作者
王亦高
李铁林
黄昱璋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22年第9期93-95,共3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身份认同
散居族裔
东南亚华人
符号自我
分类号
I336.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9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华伟.
论杨庆堃对“民间信仰”与“弥散型宗教”的研究:贡献、问题与超越[J]
.宗教人类学,2015(1):89-110.
被引量:2
2
彭兰.
智能时代人的数字化生存——可分离的“虚拟实体”、“数字化元件”与不会消失的“具身性”[J]
.新闻记者,2019,0(12):4-12.
被引量:120
3
董晨宇,丁依然.
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
.新闻与写作,2018,0(1):56-62.
被引量:175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赵世瑜.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18-26.
被引量:63
2
李建会,苏湛.
哈拉维及其“赛博格”神话[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3):18-22.
被引量:35
3
李恒威,盛晓明.
认知的具身化[J]
.科学学研究,2006,24(2):184-190.
被引量:249
4
李其维.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
.心理学报,2008,40(12):1306-1327.
被引量:372
5
Weller,范丽珠,陈纳,Madsen,郑筱筠,刘芳.
制度性宗教VS分散性宗教--关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的讨论[J]
.世界宗教文化,2010(5):40-46.
被引量:20
6
伍秋萍,冯聪,陈斌斌.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336-345.
被引量:65
7
胡安宁.
民间宗教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前瞻[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61-72.
被引量:11
8
叶浩生.
具身认知、镜像神经元与身心关系[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32-36.
被引量:35
9
冉聃,蔡仲.
赛博与后人类主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10):72-76.
被引量:33
10
彭凯平,喻丰.
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2012(12):28-45.
被引量:60
共引文献
294
1
马文婷.
智能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新闻传播,2021(24):13-15.
2
甄嘉琦.
童趣化消费:社交媒体中成年人的符号消费、情感满足与社交表达[J]
.新闻知识,2023(6):80-86.
被引量:1
3
陈雨萌.
微信朋友圈学习打卡行为研究[J]
.新闻知识,2020(9):73-77.
被引量:10
4
赵语艺.
从仅三天可见到24小时“状态”:青年微信使用中的印象管理轻量化转向[J]
.新媒体研究,2023,9(16):22-24.
被引量:1
5
魏晶.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B站学习直播行为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3,9(1):88-90.
6
黄越.
新媒体视域下播客中的女性参与和话语建构[J]
.新媒体研究,2022,8(24):104-106.
被引量:1
7
蒋思宁.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回避行为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24):83-86.
被引量:1
8
刘柏豪.
身体在场·意象构建·内容展演:数字化时代打卡、拔草类内容的传播机制探究[J]
.新媒体研究,2022,8(1):61-64.
9
周雨晨.
传播学视域下B站读书视频的特征与受众动机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1,7(19):120-122.
被引量:2
10
王瑞.
视频社交平台中个人展演的研究路径[J]
.新媒体研究,2021(1):8-11.
被引量:3
1
闫文君,张孟.
对抗·冲突·遗失:“私生饭”的符号自我[J]
.符号与传媒,2022(1):216-227.
2
崔璐,王钢.
俄侨诗歌中“哈尔滨神话”的构建(1920-1950)[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7):104-108.
3
宗海洋.
浅析二战后东南亚华人的多元文化认同转向与影响因素[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2):174-177.
4
陈中,姚婷婷.
“符号自我”:“理性的直觉”的认知模式探索[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49-156.
被引量:2
5
杜瑞.
《典型的美国佬》中散居族裔对文化身份的焦虑[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36):43-46.
6
谭玲玲,谢林霞.
符号学视角下的高校校史馆展陈设计[J]
.美化生活,2022(22):196-198.
7
邓丹.
自媒体微剧的符号互动及观众自我建构特征--以快手App为例[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3(5):17-23.
8
黄露,杨敏.
从乡土仪式到族群标识:20世纪初粤剧在东南亚的传播发展研究[J]
.艺术百家,2022,38(3):87-93.
被引量:3
9
洪晓纯.
麦都思对God之汉语译名的思考历程探微[J]
.宗教学研究,2022(2):218-226.
10
窦家维.
一类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的唯一性与无穷多解性问题研究[J]
.高等数学研究,2022,25(5):69-72.
东南传播
202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