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翻译与中国历史话语的构建与传播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如何选择恰如其分的历史译名,是译者翻译历史文献时常面临的一大难题。历史文献的翻译(下称历史翻译)近似于政治文献的翻译,但译者常常无法把握立场。翻译实践中译者在选择历史译名时缺乏必要的历史素养而无意识地造成译作不合史实、有违原作史观或有悖原作史论的现象,即显性或隐性的“历史无意识”。“历史无意识”主要体现为译者缺乏恰当的历史观指导和缺乏历史理性等两种情形。对于历史翻译而言,选择历史译名就是译者在选择历史立场。中国近代史文献的外译,要求译者熟悉大历史观、革命史观、人民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史观等历史研究范式;中共党史文献的外译,特别要求译者掌握正确的党史观;外国历史文献的汉译,要求译者熟悉现代化史观、“冲击—回应”史观与“西方中心观”等历史研究范式,以及相应的历史叙事模式和历史话语。译者只有养成历史意识,熟悉主要的历史观和重要的历史话语,并站在恰当的立场上完成符合史实和原作史观、史论的翻译,才能克服“历史无意识”。
作者 屈文生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9期48-50,共3页 Social Sciences Digest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