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十七年”电影的幸福叙事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十七年”电影的幸福叙事,在叙事时间上,以线性叙事为主,并通常以“大团圆”结局终结全篇,以此达成幸福生活就是对社会主义理想追寻的价值建构。在叙事空间上,则主要集中在田野、工厂、集会中,经由劳动生产、误会解除、重逢相认、受到表彰的叙事范式,建立起新的社会规范和伦理导向。在传统秩序与现代秩序相互融合、调解的社会背景中,受众通过银幕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幸福镜像,构造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意义,从而赋予自己自我保护的文化力量。
作者 刘思雨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62-68,共7页 Movie Literatur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以来山西农村电影放映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CZS080)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中国电影的‘美好生活’想象及其问题研究(1949—1976)”(项目编号:18YJC760109)。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9

  • 1[英]弗兰克·克默德.《终结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刘建华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2巴尔巴拉·赫斯坦·史密斯.《论诗如何结尾》,[法]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卷二),王文融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 3[苏]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5页.
  • 4Elliott Jaques,The Form of Time,London:Heinemann,1982.
  • 5约翰·哈萨德编.《时间社会学》,朱文红,李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 6P Eliade,M.Cosmos and History,New York:Harper, 1959.
  • 7[英]约翰·哈萨德,编.《时间社会学》,朱文红,李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4页,第190页.
  • 8[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
  • 9[美]伯克霍福.《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邢立军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共引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