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齐梁刘滔提出“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隋刘善经提出“笔之鹤膝,平声犯者,益文体有力”。隋或初唐《诗章中用声法式》专门讨论平声用声法式。初唐佚名《文笔式》提出“两句末并用平声,则言音流利,得靡丽”。元兢提出单换头,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声非病,护腰用平声无妨,三平相承,蜂腰平声非病。王昌龄提出“文章第一字与第五字须轻清,声即稳”,“须轻清”即用平声。这说明自齐梁至盛唐,人们均重视平声用声。创作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声律思想不具有实践品格,没有反映诗歌创作倾向。但不少人对平声确实放得较宽。这与汉字语音本身的事实有关,与诗歌声律化的实际有关,与平声轻扬舒缓、言音流利的语音特点有关,可能还与南朝人多轻清之声有关。由声而及情,齐梁追求诗情平和,文风靡丽,多用平声,声韵和诗情都更显舒展。以声韵诗情平稳平和为正,自然重视平声。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163,共10页
Academic Research